儿童过敏性鼻炎是一种由过敏原引发的鼻黏膜慢性炎症,表现为打喷嚏、流清涕、鼻塞等症状,严重影响孩子的睡眠、学习及生活质量。面对这一常见疾病,家长需掌握科学的用药原则及日常护理方法,帮助孩子有效控制症状,减少复发风险。
一、儿童过敏性鼻炎的治疗原则
1. 明确诊断,避免误判
过敏性鼻炎与感冒症状相似,但持续时间更长(通常超过2周),且伴随眼痒、皮肤瘙痒等特征。建议家长在发现孩子反复鼻塞、揉眼、夜间打鼾时,及时就医进行过敏原检测(如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液IgE检测)以明确诊断。
2. 阶梯化治疗方案
轻度症状:优先选择抗组胺药(如西替利嗪、氯雷他定)和鼻腔冲洗。
中重度症状:联合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(如糠酸莫米松)和抗组胺药,必要时添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(如孟鲁司特钠)。
急性鼻塞:短期(≤3天)使用鼻用减充血剂(如羟甲唑啉)缓解症状。
3. 长期管理
过敏性鼻炎需长期控制,家长需遵循医嘱逐步调整药物剂量,避免擅自停药导致症状反弹。
二、安全有效的药物选择建议

1. 鼻用糖皮质激素:抗炎核心药物
鼻用糖皮质激素是治疗中重度过敏性鼻炎的首选药物,能快速缓解喷嚏、鼻塞和流涕,且局部用药安全性较高。
常用药物:
糠酸莫米松(内舒拿):3岁以上适用,每日1喷。
丙酸氟替卡松:4岁以上适用,每日1~2喷。
注意事项:
喷药时避免朝向鼻中隔,以减少鼻出血风险。
长期使用需定期监测孩子身高,但研究证实规范用药不影响生长发育。
2. 第二代抗组胺药:快速缓解症状
口服或鼻用抗组胺药可迅速减轻鼻痒、喷嚏和流涕,尤其适合轻度或季节性发作的患儿。
口服推荐:
西替利嗪滴剂:6月龄以上适用,每晚1次。
氯雷他定糖浆:2岁以上适用,安全性高,心动过速患儿需谨慎。
鼻用推荐:
氮卓斯汀鼻喷剂:5岁以上适用,起效快但可能有短暂苦味。
3.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:改善鼻塞与哮喘
孟鲁司特钠适用于合并哮喘或鼻塞严重的患儿,但需注意美国FDA对其神经精神副作用的黑框警告,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。
4. 鼻腔冲洗:安全的基础护理
每日1~2次生理盐水或海盐水冲洗可清除过敏原、减少炎症介质,婴幼儿建议使用喷雾器,4岁以上可用洗鼻壶。
操作要点:
水温接近体温(37℃),避免刺激。
冲洗后轻拍鼻翼,促进分泌物排出。
5. 慎用药物与禁忌
鼻用减充血剂(如羟甲唑啉):连续使用不超过3天,2岁以下禁用,以免引发药物性鼻炎。
第一代抗组胺药(如氯苯那敏):可能引起嗜睡,影响学习,不推荐儿童使用。
三、家长必备的实用建议

1. 环境控制
定期除螨:每周用55℃以上热水清洗床品,使用防螨寝具。
花粉季节减少外出,关闭门窗并使用空气净化器。
2. 用药技巧
鼻喷剂使用前摇匀,喷药时让孩子头部前倾并轻吸气,避免药物流入咽喉。
记录症状日记,帮助医生调整用药方案。
3. 特殊情况处理
药物过敏:若出现皮疹、呼吸困难,立即停药并就医。
合并哮喘:优先选择联合吸入激素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。
4. 长期随访与免疫治疗
脱敏治疗(舌下或皮下)适用于对尘螨或花粉过敏的5岁以上患儿,可减少药物依赖。
每3~6个月复查过敏原,动态调整防治策略。
四、科学用药与综合管理
儿童过敏性鼻炎的治疗需兼顾短期症状缓解和长期免疫调节。家长应避免过度依赖单一药物,而是通过阶梯化用药、环境控制和定期随访,帮助孩子建立稳定的鼻腔环境。尤其需注意:切勿自行停药或滥用减充血剂,所有用药调整均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。
通过科学的药物选择与家庭护理,多数患儿可有效控制症状,减少并发症(如鼻窦炎、腺样体肥大)的发生,从而保障健康成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