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气温回升、春雨绵绵,湿气与春困悄然侵袭,身体需要一碗既能祛湿排毒、又能健脾养胃、兼顾滋养元气的汤品,才能顺应春季升发的自然规律。以下精选多款春季养生汤,结合传统食疗智慧与现代营养学,助你轻松应对换季困扰,焕发健康活力。
一、春季养生核心:祛湿、健脾、补虚三效合一

春季湿气重,易阻碍脾胃运化,导致疲劳、食欲不振;而肝气旺盛易克脾土,需通过饮食调养平衡体内环境。理想的春季汤品需兼具祛湿利水、健脾和胃、温和滋补三重功效,同时避免过于滋腻或寒凉,以适应春季“清补”需求。
二、祛湿必喝汤品:排出湿气,一身轻松
湿气是春季百病之源,以下汤品通过食材搭配加速代谢、促进排水:
1. 五指毛桃薏米筒骨汤
材料:筒骨500克、五指毛桃30克、薏米20克、茯苓15克、莲子10克、生姜3片。
做法:筒骨焯水后,与其他材料同炖2小时,加盐调味。
功效:五指毛桃健脾补肺,薏米茯苓利湿,适合肢体沉重、舌苔厚腻者。
2. 冬瓜薏米赤小豆鸡汤
材料:老母鸡半只、冬瓜200克、薏米30克、赤小豆20克。
做法:鸡块焯水后与薏米、赤小豆同煮1小时,加冬瓜续煮30分钟。
功效:冬瓜清热,赤小豆利水,搭配鸡肉温补不燥。
3. 木棉花炒扁豆鲫鱼汤
材料:鲫鱼1条、木棉花15克、炒扁豆20克、陈皮1片。
做法:鲫鱼煎至金黄,加其他材料炖煮1小时。
功效:木棉花祛湿解毒,扁豆健脾,适合春困明显者。
三、健脾经典搭配:增强消化,提升元气
脾胃为后天之本,春季养脾可预防腹泻、腹胀等问题:
1. 四神汤(山药莲子芡实茯苓汤)
材料:山药、莲子、芡实、茯苓各15克,猪肚或瘦肉300克。
做法:肉类焯水后与药材同炖2小时。
功效:经典健脾方,增强肠道吸收力,适合消化不良者。
2. 淮山薏米生鱼汤
材料:生鱼1条、淮山30克、薏米20克、陈皮1片。
做法:生鱼煎至微黄,与材料同煲1.5小时。
功效:淮山补脾养胃,生鱼高蛋白低脂肪,适合体虚者。
3. 苹果莲子芡实排骨汤
材料:排骨300克、苹果1个、莲子15克、芡实15克。
做法:排骨焯水后与苹果、药材炖煮1.5小时。
功效:苹果酸甜开胃,芡实固肾,缓解春燥。
四、滋补养生推荐:温和补虚,增强免疫
春季不宜大补,但可选择性平食材滋养气血:
1. 鹌鹑莲子山药汤
材料:鹌鹑2只、山药50克、莲子20克、枸杞10克。
做法:鹌鹑焯水后与山药、莲子同炖1小时,加枸杞再煮10分钟。
功效:鹌鹑高蛋白低脂肪,搭配山药莲子补气安神。
2. 灵芝枣仁猪骨汤
材料:猪骨500克、灵芝10克、酸枣仁15克、红枣5颗。
做法:猪骨焯水后与灵芝、枣仁同炖2小时。
功效:灵芝增强免疫力,酸枣仁助眠,适合熬夜体虚者。
3. 木瓜花生鸡脚汤
材料:鸡脚6只、木瓜1个、花生50克、红枣5颗。
做法:鸡脚焯水后与花生炖1小时,加木瓜再煮30分钟。
功效:鸡脚富含胶原蛋白,木瓜助消化,美容养颜。
五、实用建议:喝汤也要讲究方法
1. 食材处理技巧:
肉类焯水时加姜片、料酒去腥,保留汤品清爽。
豆类(如赤小豆、薏米)提前浸泡2小时,缩短烹饪时间。
2. 饮用禁忌提醒:
湿热体质者避免过量饮用老火浓汤,以免加重湿滞。
孕妇慎用薏米、木瓜等可能刺激子宫的食材。
3. 搭配饮食建议:
喝汤时搭配糙米饭或杂粮馒头,增加膳食纤维摄入。
饭后1小时饮用陈皮普洱茶,辅助祛湿健脾。
六、春季养生汤常见问题解答
Q:喝汤能代替正餐吗?
A:不建议。汤品作为辅助营养,需搭配主食和蔬菜保证均衡。
Q:隔夜汤是否安全?
A:煮好的汤去渣后冷藏不超过24小时,避免反复加热。
Q:儿童适合哪些春季汤?
A:推荐苹果排骨汤、淮山鸡汤,避免添加药材,以天然食材为主。
通过科学搭配食材,春季养生汤既能满足味蕾,又能调理亚健康状态。建议每周选择2-3款轮换食用,配合适度运动与规律作息,让身体在春季焕发新生机。